您当前位置:资讯中心 >AI人工智能 >浏览文章

持续性的亚健康状态监测功能 或许是可穿戴设备最重要的破局之路

来源:YESKY 日期:2022/11/30 10:51:24 阅读量:(0)

  老龄化程度的提升、生活习惯的演变以及居住环境等不同因素,推进了社会疾病图谱的演进,中国的慢性病人群逐年增长,据中国健康城市白皮书调查,35-65岁之间的年龄段已成为主流。肥胖、超重、血脂异常、脂肪肝等病症虽然常见,但随着时间推移和年龄增长,也会演变成生命健康的重要威胁。

  慢性病早期呈现出的症状通常会产生我们所说的“亚健康”状态,对心率、心电、血压、血氧等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测,就能在慢性病早期做到提前发现、及时治疗。可穿戴设备或多或少都与人体部位存在部分接触,因此不管什么形态的可穿戴产品,都可用于健康管理与生命体征监测,目前的主流形态包括以耳部为支撑的耳戴设备类,以手腕为支撑的手表手环类,以及以头部为支撑的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设备类等。实际上,专业级可穿戴设备早已在医疗保健领域被广泛用于监测和诊断目的,例如智能云血压仪、心率血氧探测仪、远程监护设备(RPM)等等。

持续性的亚健康状态监测功能 或许是可穿戴设备最重要的破局之路

  可穿戴设备上有关生命体征的解决方案当前主要包括PPG(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ECG(心电图)、Bio-Z(生物阻抗分析)三种技术。PPG技术以光为主要技术载体,多用于心率信息的获取,采用光电容积传感器即可得 PPG 信号并测算出心率;ECG技术以电为主要技术载体,即心电图,这也是医院检查中我们较为熟悉的监测技术;Bio-Z技术同样以电为主要技术载体,通过生物电阻测量来做体脂率、基础代谢率、骨骼肌、含水量的参数的判断,还可运用于更精准的情绪测量方面。

持续性的亚健康状态监测功能 或许是可穿戴设备最重要的破局之路

  基于医院等理想环境中进行的生命体征监测,由于温度湿度适宜、状态稳定、设备辅助完善、时间充足、有专业医生进行分析等因素,更容易获得稳定的测量结果和可行的健康报告。但如果将这套设备轻量、简化在我们的可穿戴设备中,就难免受到更多因素干扰。

  以PPG技术为例,它通过向皮肤发射一定波长的光束(一般是绿光),随后通过透射或反射方式由光电接收器接受,将这一过程中检测到的由于血液循环产生的周期性光强度变化进行处理和显示,产生脉搏数据。PPG也可以用于测量血氧数值,原理在于含氧量不同的血液反射率不同,同样可以通过光电接收器检测其变化,再通过算法进行处理和估算,得出血氧数值。它的优点在于无需侵入性采样,适合日常监测,缺点则在于易受环境干扰,例如穿戴时的贴合程度、穿戴者本身的运动、体表汗液等其他可能影响光电检测的因素,并且十分依靠算法优化。

持续性的亚健康状态监测功能 或许是可穿戴设备最重要的破局之路

  在可穿戴ECG部分同样面临很多挑战。原理上,测心电图一般会在胸腹等部位布置多个贴片电极,目的是在距离心脏足够远的位置上读取尽量强的信号,但对于一个固定在手腕上的设备,主流解决方案则是测量时让非佩戴手接触手表表冠,也就是测量从佩戴手手腕到非佩戴手指尖的电位差,实际上还是需要用户进行一些操作,做不到真正无感的实时监测。而在外部因素方面,例如寒冷的冬季皮肤比较干燥,或者大龄用户皮肤比较松弛,这些常见用例下很多时候都可能测不到结果。

持续性的亚健康状态监测功能 或许是可穿戴设备最重要的破局之路

  归根结底,智能穿戴设备由于无法突破尺寸的物理限制,在健康监测功能上都要依靠算法补充,在我们健康管理中的地位也以实时的监测和预警为主,更加突出全天候和便携性而不是专业性。

  但是结合近期社会实际,具备健康管理的可穿戴设备能够一定程度上弥补因医疗资源的短缺导致的供需缺口,推动分级诊疗体系发展,健康管理技术将为可穿戴市场带来重要的拉动功能,我们也迫切需要挖掘可穿戴设备在这方面的潜力。

关键字:
声明:我公司网站部分信息和资讯来自于网络,若涉及版权相关问题请致电(63937922)或在线提交留言告知,我们会第一时间屏蔽删除。
有价值
0% (0)
无价值
0% (10)

分享转发: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